中國人離自由遷徙又進了一步 落戶放寬了 房價會漲嗎?
【僑報網訊】戶籍制度改革、隨遷子女入學、公租房、住房公積金……近日,中國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印發(fā)《2019年新型城鎮(zhèn)化建設重點任務》(以下簡稱《任務》),圍繞相關熱點問題釋放出了一系列重大信號。
其中,有關戶籍制度改革的內容最受外界關注?!度蝿铡访鞔_,城區(qū)常住人口100萬至300萬的Ⅱ型大城市將于今年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。這也意味著,“零門檻落戶”時代正式到來。而落戶又與城鎮(zhèn)化與房地產息息相關。如今,中國國家發(fā)改委提出放寬落戶條件,對于樓市將產生哪些影響?
業(yè)內:房價勢必受影響 應避免樓市大起大落
綜合《證券時報》、北京《新京報》報道,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、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在談房地產發(fā)展時曾提過一個觀點:“長期看人口,中期看土地,短期看金融”。在他看來,從房地產的供需角度看,人口是需求,土地是供給,金融是杠桿。所以房地產核心就是看人往哪里流動,這個區(qū)域土地供給情況,以及金融貨幣杠桿情況。
對于放寬落戶,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(jiān)嚴躍進認為,這或將強化各地人才落戶等相關政策,對購房需求等影響比較大。其中,對于500萬人口以下的大城市,要全面放寬落戶政策,并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政策,這意味著后續(xù)類似大中專院校畢業(yè)生落戶方面,不僅不會設置障礙,而且還可能會給予各類鼓勵措施,諸如購房和租房等。另外,政策實際上有較大突破的還有超大特大城市,此類城市過去落戶政策比較緊,有所調整,明確了要把和居住證等作為落戶的主要因素,這樣是有助于一些工作時間長、有比較穩(wěn)定機會群體的人落戶,這也體現了公平性。
在同策研究院總監(jiān)張宏偉看來,落戶新政主要是針對中小城市,對其人口導入有一定的作用。在他看來,目前這些城市的房地產仍存在去庫存壓力,通過人口導入,將能夠刺激購房需求有利去庫存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,目前來看,全國除了京滬,大部分城市落戶難度已經不大,放開落戶政策,有利于已經在城市生活的群體獲得城市的公共資源。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,也有了穩(wěn)定的市場需求。
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高管給出不同看法:“落戶新政對于推動城鎮(zhèn)化進程,有一定的作用,但不能估計過高。因為政策主要還是推動農村人口進城落戶,隨著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農村土地確權,越來越多的農村人,不想放棄農村的土地和房產權益,進城而不一定落戶。而對于樓市不會有太明顯的影響。
子女入學、保障將獲得哪些便利?
此外,子女和醫(yī)療保障一度是中國人不得不“安土重遷”的原因,而《任務》中出臺的諸多便民利民政策,將推動“戶隨人走”成為現實。
綜合中新網、上海澎湃報道,一位在北京工作的“農二代”表示,他父親那輩人在中國高速城市化的時候“撞進”城市打工,但始終無根,子女留在老家成為“留守兒童”,自己患了病還不得不離開城市返回農村。
“上輩人,在城市的住房、教育、醫(yī)療等基本社會保障統(tǒng)統(tǒng)沒有。”如何破解這些難題,國家給出了方案。
就教育領域,《任務》中提到,2019年底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“20條底線”要求,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,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,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。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學對中小城市學校進行對口幫扶支教。
據悉,多個省份已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。如安徽省2015年出臺《關于統(tǒng)籌城鄉(xiāng)教育資源保障流動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實施意見》,逐步取消接受隨遷子女入學的“定點學校”,公辦學校普遍對隨遷子女開放。2018年,山東省印發(fā)《全省新型城鎮(zhèn)化建設近期工作要點》,探索租賃住房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,創(chuàng)建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辦法,推進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。
而在醫(yī)療方面,《任務》中明確,將更多三級醫(yī)院布局在中小城市,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級醫(yī)院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。
“妨礙落戶的原因很多,《任務》中的這些政策對于推動非戶籍人口落戶后安心生活,具有重要意義。”中共中央黨校(國家行政學院)教授竹立家說。
而中國社科院城市發(fā)展與環(huán)境研究所原所長牛鳳瑞表示,人口向城市聚集,肯定對城市的這種公共服務供給產生巨大的壓力。不僅對居住空間,城市水電路氣的供給都會受到巨大的壓力。不過,無論是教育、醫(yī)療還是養(yǎng)老,相關的公共服務覆蓋面將會進一步擴大。(完)